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園藝治療期末發表的重要!





園藝治療是serious的!它不只是好玩而已(動手作創意玩泥巴…成長好開心…神奇種子變盆栽…),園藝治療已經不是這個level了!! It might be full of fun but “useful”!如果你現在還在等待醫療系統救你的病,那可能仍是”遙遠的夢想”!生命無法等待,只有自己不要忘了呼吸,才是對的! 慢性病沒有終結,讓園藝治療課程有一個終結,有一個新的開始!選擇平時的課程作品,在療癒花園或其他地方展示,並說明此作品的涵義!對安寧病房的人來說,也許期末展示會時,人已在天堂,對留下美麗的作品,讓家屬心情好一點點就好,哪怕是0.01%,真的...
說明內容包括:對象、園藝治療目標、材料名稱、做法、評估方法!(每人至少兩個作品)
較好的做法:可以放置較久的作品,例如報紙育苗盆、觸動人心攝影、mini garden 、table zen garden 、 寶麗龍盆景…
前置作業:事前宣傳、場地作業、作品解說製作
生命展現不需要做作!不需張燈結綵!不需長官致辭(至遲!),只要明確告訴人你在做什麼!讓來參加的人有禮物帶回家栽種!

郭毓仁

園藝治療對照護者情緒管理實務研習會圓滿完成!





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舉辦的"園藝治療對照護者情緒管理實務研習會"於12/26結束,26位學員來自各大專院校的教授,研究生,大學生,及各大醫院護理長,護理師,以及衛生局及基層教師,業餘愛好者,及16歲的未來希望藝樺同學,伊佃同仁等,雖然結束課程後有學員發生交通意外,但倖無大礙!我們會後也決定在明年於本所再次配合癒花園開辦"園藝治療師認證"課程提供最完整最新的課程,拭目以待!同時感謝本所園藝治療研究團隊的辛勞!

郭毓仁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感謝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的邀約!


誠摯感謝師範大學林歐貴英教授的邀請,為老人生活管理課程講述兩小時的"園藝治療入門",同學非常投入且認真聽課, 留下美好印象,特別是中午的演講沒有人吃泡麵也沒有吃香雞排!圖片是照相點名圖!

郭毓仁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高中棒球聯賽有關使用木棒的爭議




最近已經打到四強的高中聯賽在風雨中進行,對於球場的泥濘,主辦單位沒有及時整理場地實在糟糕透了!如此重要比賽遇到下雨積水主辦單位應該隨時利用吸水設備(如圖),或吸水土將水吸乾後立即鋪沙並將其扒平後再比賽,特別是投手丘及本壘板!另外打了六年的木棒賽,今年一直在討論取消改採鋁棒,原因在於選手因為用木棒造成打擊及守備不佳,且斷棒問題造成球隊在經費上無法負荷!我想這些都不應該是藉口!使用木球棒只有安全問題需要被考慮!一般美國大聯盟(MLB)球員在過去多用白樺木棒(Ashwood bat),近年來因為舊金山巨人隊全壘打王Barry Bonds愛用楓木棒,且擊出破紀錄的全壘打也是用楓木棒,造成一股風潮。兩種木棒都會斷棒,但白樺木棒斷棒後比較完整,楓木棒則會有碎片爆開因此相當危險! 過去都曾經因為楓木棒爆開傷害到球迷,MLB官方重新檢討使用楓木棒帶來危險的問題,雖然楓木棒較輕,打擊感覺好,但即使Barry Bonds本人都認為楓木棒和打全壘打沒有太大關係! 我想任何運動,安全是首要的!我想台灣可以採美國社區國中生級的做法就是一般的正規賽用鋁棒,一旦進入決賽時可以改採木棒,因為決賽有許多球探在看,所以為了球員的前途,還是讓他們提早適應木棒較好!(目前高中聯賽用木棒尚未出現第一支全壘打)
(修正:根據本人調查目前美國的高中及大學仍採鋁棒,對已讀過本篇朋友,本人在此致歉刪掉部分不正確內容)

球評:Y.Kuo
打擊示範:Albert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寶特瓶新方法,亞洲只有我在教!





廢物利用寶特瓶實在很好用,首先先將寶特瓶依往例剪成兩段,寶特瓶底挖洞如一般花盆底的排水洞,將瓶口塞海綿或棉花正面放入(非up side down!),一樣放入土壤並播種草花或蔬菜種子,但不一樣的是,瓶底增加空氣的部分,讓空氣也能從底部進入,會讓植物生長更快速強健!

郭毓仁

Good bye baseball 給張誌家!


職業球員為何稱之為"職業",就表示要有職業的風範!不管面對媒體或球迷都不應該有個人情緒及不良的示範, 許多美國職棒球員都成立基金會來幫助弱勢,記得有一位大聯盟球員,留了長長的頭髮,不是因為cool,而是為那些罹患癌症的婦女因為化療會掉頭髮,所以要大家捐出頭髮來做假髮,令人感動!這就是職業球員風範,而A-Rod拿2500萬年薪還嗑藥,現在每每到其他球場打球都被噓!至於張誌家實在沒什麼好說的,只送給他兩句話:憑著良心做人,靠本事賺錢!

球評:Y. Kuo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Time to say good bye! 王建民...


洋基已提出和王建民分手,並要他"呆"在小聯盟看復健情形再說:
OK! It's time to say good bye! 王建民將有更寬廣的天空!
1. 第一選擇是洛杉磯道奇.加州更多華人,更多中國菜,還有欣賞他的教練群,天氣更適合台灣人,王建民的家人會更喜歡那樣的環境,且道奇對台灣比較友善明年春訓還要來台灣比賽練習!
2.西雅圖水手隊. 水手隊對王建民也有興趣,因為水手隊的投手群只有 Felix Hernandez 值得信賴,王建民至少可以當第2,3號先發,和鈴木一朗及小葛瑞菲一起打球是愉快的事,且西雅圖是環保人文及科技人才聚集的城市,Microsoft, Boeing, Amazon, starbucks都在西雅圖,隨處都是漂香的咖啡香,中國菜及日本菜也很多,華人也多再加上溫哥華兩小時的距離一定一堆華人開車來西雅圖,還有夏天怡人的氣候!最重要的是西雅圖球迷非常忠實且溫和,不大像紐約客的現實.而西雅圖教練是日裔美國人!
3.王建民雖不是三振型投手,但是他的95 mile 深卡球打起來像打保齡球,若有肩傷只要投92 mile 的球速,丟到投手板還是一顆保齡球,他絕對有400萬年薪起跳的身價!

球評:Y. Kuo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我們的大學是怎麼了?


大學就是學生大大的學的地方,大學教授應該琢磨在學術研究製造知識進而以簡單的方式去闡述知識,去解決社會問題,很單純很自由的地方!但是台灣有一個教育部,不知道能做什麼,就去搞大學評鑑,結果許多大學以通過評鑑為最高目標,很少人在談學術,都在談如何通過評鑑,系裡的走向原本應該是自由創新,但是卻決定在評鑑委員的身上!他們叫你往哪一個方向走就得聽,指出一堆他們認為的缺點,一但沒有通過評鑑的系就收不到學生!但這些評鑑委員真的客觀而且真的是專家嗎? 別忘了台灣的教改就是毀在高等知識份子的手裡!每個領域的人都在play a game, play and play, and feel good!!學校的教授很少走到社會,卻能主導未來的產業動脈,每個人出一張嘴說的頭頭是道,因為讀很多書,讀很多paper,很會做評估,但很不負責任!大學是怎麼了,人怎麼了,怎麼可以這樣!!

郭毓仁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郭毓仁老師首次針對照護者(caregiver)舉辦情緒管理實務研習會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園藝治療對照護者情緒管理實務研習會

一、宗旨
每個人隨時都可能成為照護家屬(caregiver),或許是家人有異狀,有可能是自己患有遺傳性病變的孩子,也可能是罹患老人失智或癌症的雙親,這時照護家屬必須面對一些平日不熟悉的東西,例如:扶他(她)上床、幫忙洗澡、更衣、餵食、要求吃藥、以及協助情緒管理等,可惜我們並非這一類的專家而常感到無助。成為一個照護家屬為何如此之困難,主要在於你照顧的病人可能根本不再認得你!或是經常情緒不佳對你咆嘯等,而這些行為也讓照護者感到生氣和沮喪!當照護者經常感到心情不佳、常常想哭、感覺疲倦、無法入眠、無個人時間、吃不下飯、失去平常嗜好、朋友間越來越不常見面、甚至討厭被照顧者時,就表示生活已經過度負荷,需求助幫忙!當然最直接的幫忙是有人可以輪流替代,但經常也導致輪流照顧家屬或與護工之間的摩擦!這樣的悲劇卻經常發生。園藝治療(Horticultural Therapy)的介入對照護家屬分成三個類型,第一類是家屬在照顧期間的生心理問題,通常這類顧客的園藝治療目標都訂在情緒的移轉以及維持生理的健康,才有餘力繼續長期照顧家屬。第二類是對於家屬的死亡無法釋懷,對醫院及醫生產生怨恨,懷疑醫術醫德都有問題!而最後一種則是照顧的人不是家屬但選擇這類工作的全職人員,他們更需要情緒的紓解。一個照護者必先自己健康才能幫助被照顧者重新站起來面對生命。園藝治療是運用接觸植物的方式來達到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全。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多年來在照護家屬的輔導研究上不遺餘力,這是本所郭毓仁副教授第一次以園藝治療配合癒花園特別針對照護者舉辦園藝治療實務研習,機會難得,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您的生活好一點點!期待您的參與!!

二、主辦單位: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三、時 間:2009 年12 月26 日(星期六) 上午8:30 至下午5:00
四、地 點: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親仁樓五樓B503教室(112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365號)
五、對 象:對園藝治療有興趣者,特別是照護工作者
六、 名 額:30 人
七、 報名費:新台幣3000元整(講義費、便當、實習材料)
八、 報名及繳費方式:請填妥報名表連同現金新台幣3000元至郵局以現金袋寄至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親仁樓五樓B513辦公室(112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365號)葉青芬小姐收。
九、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2月25日(星期四)下午17點止
十、 聯絡電話:(02)28227101轉3251

十一、議程:
園藝治療對照護者情緒管理實務研習會
日期:98年12月26日(星期六)8:30~17:00
地點:國北護親仁樓五樓B503教室(112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365號)
時 間 內 容
8:30~9:00 報到
9:00~10:00 園藝治療對生命的意義
10:10~11:00 有效又有趣的園藝治療課程
11:10~12:00 如何設計自家的健康療癒花園
12:00~13:00 午餐
1:00~2:30 (失智)老人的園藝治療方法
2:40~3:45 照護者的園藝治療方法
3:50~5:00 安寧療護的園藝治療方法
~ 最後的叮嚀

十二、主講者簡介:郭毓仁博士
現職: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暨研究所客座教授
香港園藝治療中心顧問
經歷: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景觀建築系訪問教授
美國園藝治療學會會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自然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園藝系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學士

十三、注意事項:
(一)因本校停車空間有限,無法開放停車位,請參加人員儘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二)為配合環保署規定,會議不提供紙杯,請務必攜帶杯子與會。

附件一
園藝治療對照護者情緒管理實務研習會報名表
姓 名: 性別 □男 □女
服務單位及職稱:
聯絡電話 辦公室: 手機:
電子郵件:
聯絡地址:
午餐 □葷食 □素食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非家屬的全職照護人員也需要園藝治療!


如果你現在還在等待醫療系統帶來人類健康, 那就真的是”夢想”! 醫療只醫治(cure)你的病,那是麻木的!許多慢性病或最終的安寧療護的西方醫學在提倡"全人醫療",也就是說所有醫護人員及社工師等對於病患及家屬都有所注重,的確還有點想法!但是醫護人員及社工師的情緒誰來照料?他們平日的情緒回家後不也影響自己家屬嗎!!因此園藝治療在照護(caregiver)的部分除了重視照顧家屬外也在乎不是家屬的全職照護工作人員.這些人除了賺一份薪水外,他們的工作環境是不好的!難怪護士(理師)平均壽命五年!所以園藝治療師通常會在醫院或養護機構放置一個mini garden讓病患家屬或病人本身種美麗植物來感謝他們的辛勞,讓他們可以藉由植物的美持續下去!這才叫作一點點的全人照顧!

郭毓仁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11/2009光華雜誌中日文版有關園藝治療文章




花草是最好的醫生——台灣園藝治療起步走
 
「父親很喜歡園藝,去年冬天他去世一週年時,我陷入了說不出的悲傷。那天我在家裡花園散步,無意間在樹叢中看到一朵盛開的薔薇——那是爸爸生前的最愛;後來和姊姊談到此事,她說就在同一天,她也發現一株玫瑰——另一種爸爸鍾愛的植物——竟在冬天開花了!讓我感覺到,似乎是爸爸要告訴我們他現在很好,要我們不用擔心!」(Marsha Olson . 2002. A Garden of Love and Healing )
植物不會說話、不能移動,卻奇妙地以它特有的生命姿態,釋放了人們的情緒、撫慰了憂傷的心靈。
類似這樣園藝治療的種子正逐漸在台灣各角落發芽,醫院、養護機構、老人院、學校、社區……都已陸續有人嘗試用這種另類治療,幫助身心受創的人們找回失落的心靈力量。(引言)
 
淡水河畔的八里山上,繞過重重山路來到「八里愛心教養院」,偌大的空間窗明几淨,空氣中飄盪著淡淡的寂寥,這裡收容了一百多位2歲到18歲重度和極重度的腦性麻痺孩子。
今天的園藝治療課主題是「豌豆」。
「大家摸摸看,豌豆的皮外面毛毛的,所以又叫毛豆,是綠色的……」教室裡,老師黃盛璘慢慢地、大聲地解釋,一個孩子不自主的「呣!呣呣!」高分貝叫聲不時穿透教室內外,伴隨著此起彼落的嘰喳聲。
教室裡13 個孩子中,大部分都坐輪椅,不少人還需要用支架固定住身體,面對「摸摸看」的鼓勵,有些孩子可以自己動手觸摸放在桌前的豌豆,有些則需要保育員拿到孩子手心裡來摸。
隨後,老師拿出一支枯黃的豆莢,解釋毛豆長大變成黃色後,打開豆莢便是「黃豆」,「這是同一種豆子喔!有誰知道黃豆可以做成什麼?」白板上寫上斗大的字——豆漿、豆花、醬油、沙拉油;接著是孩子們最高興的吃東西時間。每人發2到3條煮熟的毛豆,老師、助教、保育員總動員,一個個教孩子把豆子從豆莢中咬出來或擠出來,整個過程雖然一會兒豌豆掉地上、一會兒有人把豆莢整個吃了下去,但是個個吃得笑逐顏開。
接下來,一部接一部的輪椅浩浩蕩蕩來到中庭花園「種毛豆」,孩子們被推到花圃前,在自己的名牌前就定位,「這是玉米、這是蠶豆,」老師逐一報完花圃中的植物後,隨手摘下上次種下、如今已長得太茂盛的艾草,把艾草放在孩子手裡聞聞它的辛香味,接著孩子們在半自主、半協助下,撒出黃豆到花圃中,最後還發下吸管,讓孩子「咻」的一聲把黃豆「吹」進自己的區塊,算是完成播種的重頭戲。
◎困在軀體內的靈魂
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平凡無奇的教學活動,對這群腦麻兒卻意義重大。「我希望把大自然的元素帶進來,」國內第一位領有美國園藝治療師認證的黃盛璘表示,腦麻兒最大的問題是接觸外界刺激的機會太少,由於他們腦部負責運動機能的部位受損,動作遲緩吃力,為免麻煩,學校或教養機構都乾脆禁止他們「動手」操作,其實孩子們心裡是很渴望的。
黃盛璘帶他們到空中花園玩土、看著植物從種子慢慢長大,讓他們吃到一棵棵有葉有種子、真正的蔬菜,而不是打成泥的食物,同時讓他們彩繪盆栽,用花瓣、葉片做自己的名牌,不斷用植物來刺激孩子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半年多下來,黃盛璘感覺到孩子們最明顯的改變是笑容多了,有一次只是教他們玩泥巴,從這邊丟到那邊,就這麼丟來丟去,保育員驚訝地發現一個從來不笑的孩子竟然咯咯笑出聲來,是她照顧多年來第一次看到!
黃盛璘2年半來觀察發現,這些特殊兒的直覺很強,只要把自然的訊息帶給他們,植物本身就可以激發出他們潛藏的喜樂和生命力。她曾帶過一個多重障礙的孩子,原本不會講話,連聽指令做動作都相當困難,經過和植物多次互動後,後來每次只要碰到植物,老師要他「拿」、「插」都能夠照樣做,生命似乎有了新的可能。
◎主角在「人」
有人或許會問,我喜歡蒔花種草或是住家社區也開闢了一畝菜園,讓居民在假日灌溉施肥,這樣就是園藝治療了嗎?
據美國園藝治療學會的定義,透過園藝治療師的設計與指導,利用花、果、蔬菜和香草等植物的栽種和花藝活動,來增進人們在社會、心理、生理和智能等機能。服務的對象從老人到小孩,從中輟生、罪犯藥癮者、精神病患、家暴婦女到癡呆老人,只要有身心障礙或社會不適應者,都是服務的對象。
治療師需針對不同對象和目標設計不同的活動,例如針對精神病患,設定目標在培養認知、自主行為、社交的適應力,以讓其回到正常生活;對中風患者的目標則在刺激感覺、穩定情緒並促進肢體復健;安養老人通常著重在重建生活樂趣,讓他們自覺重新與生命連結。
黃盛璘表示,園藝治療和藝術、音樂、舞蹈治療等另類療法相較,最大特色在運用的媒介──植物──本身就是一種生命體,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會一直感覺到生命的變化:發新芽、長新葉、花開、花落,生生不息。當我們感覺到有個生命需要照顧、呵護的時候,相對便能夠增加對自我的肯定。
然而,當有人對照顧植物始終「不來電」時,園藝治療師仍有其他「撇步」。加拿大資深園藝治療師米契爾.修森就舉例,一位罹患乳癌的模特兒在乳房切除後陷入嚴重的憂鬱。她吃不下、睡不著,對什麼活動都失去興趣,被帶來上園藝治療課時,治療師發現她只是應付性地做做樣子,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變得更加沮喪、退縮;後來治療師改以插花課,以色彩、美、設計為元素來引起動機,果然在短時間內奏效,這為女士展現了精湛的技藝,把以往令她自豪的軀體之美移轉到花藝上,終於走出憂鬱。她在出院前走訪了附近的花卉業者,之後還開了自己的花店,經營得頗為成功。
在歐美已發展四十多年的園藝治療目前運用在4大領域:以醫療系統為主的「治療型」、以職能復健為目標的「復健型」、以生活品質為目標的「社會型」,和以生命教育或自然教育為目標的「教育型」。
目前台灣4種類型的園藝治療都各自進入不同領域,以醫療體系來說,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亞東醫院、基隆長庚醫院、花蓮門諾醫院,以及若干療養系統,都已開始藉園藝治療來幫助精神病患者。
◎小杜的獨白
31歲的小杜是亞東醫院的躁鬱症患者,去年因為割腕自殺被送至醫院急性病房,治療出院後回到精神病友的日間照護中心「築馨園」接觸園藝治療。
從小看著爸爸種蘭花的小杜原本對園藝不陌生,自己喜歡DIY造景,但在老師引導下,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和植物相處,每天跟自己種的莧菜、空心菜說話,觀察它什麼時候需要水、什麼時候需要陽光,「看著它努力長大,你好像也不能輸它!」小杜說,自己以前的想法很灰色,常莫名地掉眼淚,這幾個月來情緒不再那麼大起大落,已可以正常工作了。
去年爸爸去世給小杜很大的打擊,他懊悔自己不懂得珍惜,也對生命的流逝困惑不已。「我家附近有一排流蘇,去年秋天,白花落了一地,我蹲下去摸摸美麗小花,忽然體驗到植物隨四季變換而凋零,就像人生的生老病死一樣自然!」現在他願意還原到如孩子般的單純,即使家人對自己價值觀不認同,他已不想再爭辯,只想追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田園生活。
「薑黃可以做染料、泡酒喝,炒空心菜超棒;野外隨處可見的魚腥草葉子可以煮雞湯,根洗乾淨淋上和風醬就是一道沙拉,」小杜對藥草功效興致盎然、侃侃而談,記者參觀「築馨園」上課時,發現小杜不但積極參與,還主動幫老師同學的忙,絲毫不見精神病人「缺乏動力」、「對事物提不起興趣」等症狀,他還計劃以後改行做園藝治療師呢!
◎生命對照生命
目前亞東醫院園藝治療的服務對象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鬱、憂鬱、失智、腦部受損的「器質性精神病」等各類患者,都是急性病房出院後,在醫生鼓勵之下來「築馨園」參加各類心理復健課程的病友。
亞東醫院負責推動園藝治療的精神科醫師陳俊霖指出,他們把園藝治療定位在正統西醫外的補助治療,希望透過它來促進病患參與心理復健的動機。
他解釋,築馨園安排了包括健康衛教、體適能訓練、手工藝等豐富課程,但由於精神病患常因缺乏專注力與耐性,加上動機不足,無法持續性參與,難以在心理及心智上恢復到較穩定狀態,雖有藥物控制,但仍可能像顆不定時炸彈,不知何時會引爆。
他們發現園藝治療對精神病患可能引發不少「治療因子」,包括引發動機、增加成就感、增加參與感、團體支持分享、啟動「隱喻的力量」等,也就是在心理治療的兩個層次——支持性和導悟性上都具功效,因此和黃盛璘合作,進行一年的研究案,以探索台灣本土的園藝治療模式和治療因子。
所謂支持性的心理治療,是透過治療讓患者感到心安,面對問題,像小杜透過植物生命歷程的觀察,釋放了過去的負面能量;第二層次的導悟性,則是透過隱喻(metaphor),讓患者覺察到自己想法的偏差,進而調整認知。
陳俊霖以「築馨園」一位和女兒關係不良、長期處於衝突狀態的憂鬱症媽媽為例,這位女士在栽種豌豆時,為了把種子保護好,不斷壓緊泥土,結果反倒扼殺了種子呼吸的空間,無法發芽;有一次因為和女兒發生衝突,無心「好好照顧」種子,隨性播撒下卻發現長得很好,而愕然發覺自己教養方式的偏差。
◎以草會友
相對於園藝治療在內心世界探索的功效,外在人際連結的「社會型」功能頗有妙用。這也是台灣目前進展得最快、最普遍的領域,包括老人院、照護機構、庇護農場等都可歸類於此。
其中,伊甸基金會「八德服務中心」為脊髓損傷、中風截肢者等肢體障礙者開設園藝治療課程就頗具成效,春季課程結束後,學員欲罷不能,自發性組成園藝社,要繼續拈花惹草的快樂生活。
一個微雨的下午記者來到「伊甸花園」,約有20坪的半開放庭院中,花木盆景和蔬菜、香草錯落有致地沿著圍牆擺設,中間是空地,擺了一張工作桌兼餐桌。園藝社成員今天剛翻箱弄土把一些草木改換成盆花,大家合力清洗庭院後,悠閒地喝起下午茶,音樂相伴下,眾人討論未來社團的運作方式,其間連連的笑聲,與扶疏的花木相互輝映,儼然一幅生機盎然的「伊甸園」。
負責推動園藝治療的社工張瀞文表示,中途傷殘者在人際互動上常有困難,和家人的關係也會因長期照護的壓力而陷入緊張孤立,園藝治療是從輕鬆的情境中來重建生活樂趣,藉由花草經驗分享,享受團體支持,排除孤單感。
◎黑白變彩色
今年51歲的茉莉,9年前因遺傳疾病發病而左半身失去知覺,不得不辭去服裝打版師的優渥工作,原本喜歡「趴趴走」的她,多年來因為行動不便而鬱鬱寡歡,直到接觸園藝後,才恢復過去的開朗性情。
「以前常坐在椅子發呆,胡思亂想,不知道這樣漫長的一天該怎麼過。」茉莉參加園藝課後,從捉蟲、做堆肥、鬆土、到插枝等栽種方法,除了每天日子忙忙碌碌好打發外,也愈種愈有心得,而她在一樓門口種的花草繁茂又美麗,吸引了鄰居跟進,左右鄰居原本只是點頭之交的,因此漸成朋友。
「辣椒是不是因為沒曬到太陽,所以長不好?」「最近常下雨,果子一直掉該怎麼辦?」大家互相切磋,想不出辦法時,就託茉莉去問園藝老師,種出來的各類蔬菜也彼此分享,省錢又有樂趣,甚至原本和先生沒什麼話可講的窘境,也因為園藝的穿針引線而改變。
「老公好奇我為何把心思都放在花草上,又奇怪左右鄰居何以都對我那麼好?」茉莉跟老公解釋,鄰居耳朵發炎很久都看不好,結果她拿「左手香」給鄰居塗敷,不藥而癒,因此常帶「好吃的」來回報。她笑說,愛吃醋的老公還因此對她另眼相看呢!
綜觀目前台灣園藝治療服務的對象多半是身心疾病患者,對一般「正常人」而言,身處經濟低迷、生態環境惡化等各種壓力環繞下,園藝治療是否也有發揮空間?
近年致力於培養園藝治療師的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副教授郭毓仁表示,其實這塊領域是需求很大、卻常被忽略的一環。
◎回到自然
「人們為何在充滿植物的大自然中走走就會心曠神怡?」他表示,除非像《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見美麗花朵反而悲切傷感,或者特殊過敏體質者外,多數人一看到植物就感到舒坦安全,學界研究認為老祖先在大自然中討生活,樹叢可以遮蔭、躲雨,葉子可以蔽體,百草可以治病,而在人體中留下了這樣的基因。
他近來針對大學生「減壓」設計了系列課程,並上網徵召有興趣參與的學員做實驗研究。這個課程以增強學員的挫折容忍度、培養自信心為目標,透過種菜、插花、組合盆栽、做部落格分享心情等活動來轉移情緒,效果不錯,問卷統計顯示學員在課程後的情緒穩定度和創造力都明顯提升。
郭毓仁近年培訓出來的多位園藝治療師回到工作崗位後,在推動減壓活動上也成效不錯,例如礁溪國中特教班、北一女老師在教室中級設一個花草角落以減輕課業壓力,也大受學生歡迎。
植物的力量有多大?「水稻田、桑椹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家;玉蘭花、含笑花想起了小時候阿母把花放進我的鉛筆盒;檸檬、甘蔗、苦瓜、辣椒讓我們的生活有了酸甜苦辣;植物還給人房子住、讓我們有課桌椅可以上課;改造我們的環境,讓我們更開心……」郭毓仁在部落格寫下,其實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治療、照顧著人類,只是人們都忽略它了。現在,就讓園藝治療重新搭起這座人與自然的互動之橋吧!

(郭毓仁校稿)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照護家屬(caregiver)的園藝治療!






我們隨時都可能成為照護家屬,家人生病有可能是自己小孩也可能是罹患老人失智或癌症的雙親。這時caregiver必須做一些平日不熟悉的東西,例如:扶她上床、幫她洗澡、更衣、餵食、要求吃藥、以及情緒管理等。當一個Caregiver為何如此之困難,主要在於你照顧的病人可能根本不再認得你!或是經常情緒不佳對你咆嘯等,而這些行為也讓照護者感到生氣和沮喪!當照護者經常感到心情不佳、常常哭、感覺疲倦、無法入眠、無個人時間、吃不下、失去嗜好感、朋友越來越不常見面、甚至討厭被照顧者時,就表示已經過度負荷,需求助幫忙!當然最直接的幫忙是有人可以輪流替代,但經常也導致輪流照顧家屬或與護工之間的摩擦!這樣的悲劇經常發生。園藝治療的介入對照護家屬分兩部分,一類是家屬在照顧期間的生心理問題,通常這類顧客園藝治療目標都訂在情緒的移轉以及促進生理的健康才能繼續長期照顧家屬,這時最好的園藝治療課程是:
1. 種菜: 把開心農場變成現實的東西,可以用盆器即可,主要是情緒的轉移以及維持身體的健康。
2. 做迷你花園: 試圖讓參與者做一個迷你花園,主題是她最想去的地方,或是曾經讓她覺得最開心的地方,並在迷你花園中實現,例如小學的池塘。讓照護者去想到美好的事物,來轉移情緒。
3. 做迷你Zen garden,改良老K教的做法,可以在zen garden旁放入塑膠杯(管),加入泥土種植物,或不加土改加水,作瓶插(如圖),都是好方法。
另一類caregiver的問題在於家屬走了,所以對於家屬的死無法釋懷,對醫院及醫生產生怨恨,懷疑醫術醫德都有問題! 對這一類的家屬如果要採取任何法律行對來宣洩都是OK的,但園藝治療對這類家屬的課程編排最好讓caregiver及patient一起做一些作品,特別是癌症末期的病人,讓他們留下一些成品,或讓病人種一些自己最喜歡的植物,當病人走的時候,caregiver能繼續下去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 還是那句話,真的只要好一點點就好!

郭毓仁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美國職棒成功的原因-給對棒球仍有夢想的孩子們!



近來職棒打假球事件重創台灣棒壇,但台灣扎根已久的棒球運動並不會因為一些品德操守較差的球員而垮台!首先我們先來談為何美國職棒會成功:
歸列幾點美國職棒成功的原因:
1.屬地主義:造成球隊與球迷搏感情的結果,榮辱與共,互有歸屬感。
2.小聯盟制度:造成優秀球員之培養不虞匱乏,能長久維持高水準的比賽。
3.選秀制度:造成球隊實力平均,無”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不公平現象。
4.純商業行為:以球迷的需求及票房的高低為導向,比賽的精彩性高於球隊的勝負,成為真正的娛樂事業
5.歷史悠久,典章制度完整:完全依照制度為管理依歸,減少人為因素,問題自然減少。

總之,台灣職業棒球的制度化和組織化過程和歷史悠久的美國職棒有許多相似之處,值得台灣職棒師法,省去時間與空間的浪費。首先造成台灣職業棒球環境惡劣的最大元兇-比賽放水,完全徹底趕出棒球界,訂定出奠定台灣職棒永續經營的制度。如此,台灣職棒才有未來!以上這些說法是我的民視球評朋友袁定文博士說的肺腑之言!今天郭泓志回到台灣以最瀟灑的說辭來挺王建民以及曹錦輝,他說:小曹是我的朋友,我相信他的人格!不論事實如何,我很欣賞小郭的義氣!但他在美國多年說了一句最重要的話:台灣棒球必須從社區做起!我也是認為如此,希望每個公園都有少棒場地,因為內野不需草坪(如圖),外野不需圍全壘打牆,平時沒有比賽時草地仍可以多功能使用,但遇到比賽時簡單用一些活動式鐵欄杆圍起來就可以!
今天俄羅斯網球名將Marat Safin退休,他在臨別感言中說了令人感動的話:他曾經擊敗世界第一的費得洛,但他卻說因為他技術不夠好常常把球拍打斷,所以該退休了.但他又說: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並不需要偉大,但一定要揮灑自我,作一個好好先生更不會成就功名,唯有把最好的自我表現出來,才能成功!

球評:Y. Kuo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明日的記憶-我和彰化慈恩安養中心的失智朋友!











如果過了明天,
我連妳也忘記了
可否緊握我的手,
陪我繼續走下去……


問卷題目(3分法)
1. 是否覺得有運動到肢體趕到較舒服? □ 有比較舒服 □一樣 □更不舒服
2. 心情有沒有比較好? □ 有比較好 □一樣 □不好
3. 有沒有學到東西?(認知)□ 有 □ 不知道 □ 沒有
4. 在操作時有沒有忘記疼痛? □ 有 □ 不知道 □ 沒有
5. 血壓有無下降(需先量血壓)? □ 有 □ 不知道 □ 沒有
6. 哪一個課程最喜歡? □環保育苗箱播草花 □ 地下組織□ 組合擺盆 □ 自製空氣芳香劑

課程設計之一:環保育苗盆播草花
園藝治療目標:情緒穩定、求生意念、意識清楚、自我獨立、培養嗜好,良好的社交技巧、增強記憶、肢體復健。
材料:報紙、可樂易開罐、剪刀、種子(向日葵、辣椒、三色堇等都可以)。
方法:一人做5個。
時程:約 1 hr
預算:50元/人。

課程設計之二:精油利用
園藝治療目標: 情緒穩定、求生意念、意識清楚、自我獨立、培養嗜好,良好的社交技巧、增強記憶、肢體復健。
材料:薄荷或左手香等香草植物、噴壺、 硏缽組、可棄式滴管、蒸餾水。
方法:取薄荷葉片約六片,加入5~10cc的蒸餾水讓學員研磨獲取薄荷萃取液,再取20~50滴於100cc的蒸餾水噴壺內。
時程:約 40 min
預算:50元/人。

課程設計之三:地下組織之地瓜
園藝治療目標:情緒穩定、求生意念、意識清楚、自我獨立、培養嗜好,良好的社交技巧、增強記憶、肢體復健。
材料:透明杯、竹籤、地瓜。
方法:透明玻璃杯或喝完的珍奶透明杯,用竹籤插入固定,每週換水。
時程:約 10 min
預算:20元/人。

表1. 失智老人在一小時園藝治療課程後生心理的變化
項 目 目 標 平均值 標準偏差
肢體感覺較舒服 肢體復健 2.88±0.13 0.35
心情比較好 情緒紓解 2.75±0.25 0.71
有沒有學到東西 增加認知 2.38±0.32 0.92
操作時忘記疼痛 生心理利益 2.13±0.35 0.99

表2. 失智老人在一小時園藝治療課程前後血壓及心跳的變化
血壓及心跳 前/後測 平均值 標準偏差 顯著性
收縮壓 前測 135.17±8.30 20.34
後測 128.50±7.84 19.21 ns
舒張壓 前測 77.83±4.78 11.70
後測 70.67±4.71 11.54 ns
心跳 前測 72.50±2.51 6.16
後測 74.17±4.07 9.97 ns

少年犯及中挫生的園藝治療矯正方法-廢物利用!






少年犯及中"挫"生在人生最需要被關懷的時候,卻得不到我們的一個擁抱!他們的命運變的不一樣!園藝治療用廢物利用讓他們看見亮光.雜草只要放對地方就是美麗的作品!

方法
園藝治療目標:自我尊重、產生信心、偏差行為改進、職業訓練、培養耐心
材料:廢棄的寶特瓶、植物、土壤。
方法:先將寶特瓶剪斷為二,瓶嘴用海綿塞入吸水,將植物upside down種入後再填滿土壤即可。
時程:約 30 min
結果:他們會看到發芽的種子迎向朝陽!他們會看到埋在土壤的根綻放雪白的生命!

郭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