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Q & A


Q: 郭老師:
您好!
我是Gina.高雄園藝治療師心光三班.昨日去高雄調色板協會講課…對方是心智障礙者的家長……我上了地下組織..蕃薯及寶特瓶花瓶…..但有家長提到一個問題做這個跟園藝治療有什麼關係?雖然有回覆家長.但我覺得回答的言不及意.....請老師幫我解答…..其背後深層的意義? 謝謝

A:我在訓練課堂上不斷舉例,作草頭寶寶、彩繪盆栽...so what?? 園藝治療不同於園藝在於須有強烈的信念在訂定對象的目標,例如對象是中風老人需手部復健,所以排環保育苗盆做五個、約20分鐘,目的是手部動作所以才安排此課程不讓他感覺在治病,評估就是在了解手部是否較有力氣!又例如對象是一個中錯生,因為被貼標籤且覺得自己是廢物,所以安排環保育苗盆課程,此園藝治療目標是透過廢物變成有用的東西來啟發他,前後測評估他是否仍覺得自己是否一無是處!!園藝課程是一種轉換媒介!做地下組織番薯的目的,通常安排在喚起記憶、或培養嗜好,通常對象用在老人!這就是答案!

郭毓仁

2 則留言:

Lilystar 提到...

小妹記得老師提醒園藝治療師的SOP分享如下

1.評估了解個案需求與場地資源。
2.依需求訂立具體可達的目標。
3.依目標獨特性設計安排活動。
4.評估紀錄與修正。

環環相扣在個案需求與目標上,這樣我們就更能清楚"我們在做甚麼?意義和目的為何?"
在準備出征時,脈絡架構會帶給我們更有自信和增加引導運作的流暢度喔!

郭毓仁 (Kuo, Yu-Jen) 提到...

Yes!當園藝治療師排定課程來達成所訂的目標後,得反思該對象是否需要那個你所定的園藝治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