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治療(Horticultural therapy)是利用園藝或園藝相關的活動來增進生理、心理、社交、認知意識、及經濟上的益處,稱之為福祉效益。方法需先了解對象狀況後訂好目標,選擇適切的評估方法,然後選取園藝治療處方,評估結果並檢討,還有別忘了療癒庭園! 隨著嬰兒潮出生的小孩逐漸進入老年、飽受升學壓力的台灣孩子、以及身心障礙者對人權的高漲,台灣目前正需要園藝治療的力量來增進這些人的福祉。園藝治療是一種低技術(low tech)高報酬(high rewards)的技術,適合每一個人! 羅斯福總統說:"你希望世界變成甚麼樣子,就先成為那個樣子給人看見希望"(What I am to be, I am now becoming! )。親愛朋友們,我們沒有走向灰暗的權利,只有走向陽光,才會看見綠意盎然!!用雙腳去找尋你我的幸運草吧!
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大學快報第五期: 中文系教授與診所「產學合作」,分析「病歷修辭學」?!
這幾年來,許多科技大學與技職學校為了爭取教育部「獎助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的補助,以升等、評鑑等內部規則,強逼教師生產出「產學合作」的績效。根據教育部補助的核配申請要點規定,產學合作案的簽約金必須在五萬元以上才算數;因此,許多學校的績效補助辦法中也規定了相同金額,否則教師的評鑑將被扣分、或者會有升等困難、甚至被解雇的下場。
許多教師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自掏腰包,拿五萬元請「業界友人」當作簽約金與自己合作,自己再向學校核銷這筆款項;而學校則可據此績效向教育部申請補助,同時又在簽約金中收取10%的管理費(許多教師譏諷為「保護費」)。有學校甚至傳出中文系教授與開診所的醫生朋友產學合作,研究「病歷寫作」與「修辭」之關係。最神奇的是,教育部補助這類計畫時,竟然完全看不見校方壓迫教師的各種胡鬧手段?
我們質疑:幾年下來,教育部到底補助了多少真正的產學合作?學校到底詐領了多少國家資源?而放任校方傷害高等教育,這種行政上的無能,教育部有沒有任何的反省?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嚴正要求教育部與學校行政單位,尊重教師勞動自主權,並停止這類荒唐的績效作法。教育部更應徹底檢討「假產學合作」,同時調查任何的不法行為。除非教師能夠有尊嚴的、自主的從事研究與教學,否則所謂「產學合作,提昇台灣產業技術水準」,不過是某些人圖利的藉口罷了。
郭老大想法: 大學若真有這事情,實在感嘆學術機構怎會淪落至此?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連基本的做人風骨都沒有了嗎? 那又如何為人師? 辦教育? 而教育部不是也很多委員都來自各大學嗎? 又怎麼回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