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巨蛋




棒球是「國球」,我想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都不會反對,台灣的球迷深植於心中的棒球熱潮及早期的世界「三冠王」的威風歷歷在目,經過政府多年的努力及企業的支持,台灣的職棒運動發展已超過十五年,整個職棒運動可以繼續維持必須靠觀眾可以持續的買票進場看球,及塑造明星球員來增加週邊商品的促銷,甚至帶動觀光產業,就像日本人會組團到西雅圖水手隊的Safeco球場看鈴木一朗打球一樣。的確台灣職棒也曾一度再次帶動台灣的棒球熱,根據中華職棒聯盟的統計,在1991年中華職棒的第一個球季便突破了一百萬人次的數目,隨著球迷數穩定地成長,至1997年累積總觀眾人數已突破一千萬人次。但可惜在今年看球的觀眾人數比起往年已降約3成,職棒球團已有收回經營的想法。歸咎原因當然台灣的國土民情無法和美國的大聯盟來比較,美國棒球有屬地主義,有制度的選秀,有科學經營的商業行為,但主要還是幾乎每一個重要城市都擁有世界一流的標準棒球場。台北市政府在前日與遠雄集團簽約,在前松山菸場舊址建構台灣最大的巨蛋體育館,整個蛋體的外型是銀色的鋼骨蛋體,兩側是透明的玻璃帷幕,一顆藍寶石般的蛋體樓地板面積有35000坪,高度66公尺,外型會呈現銀色的鋼骨蛋體,兩側則是透明的玻璃帷幕,夜間燈光一亮,將成為台北市的另一個夜間景觀,內部可以容納四萬五千人,同時可以多功能使用為棒球或足球運動的比賽場地。由於巨蛋取來不易,一定用更宏觀的角度以及人民真正的需求來設計巨蛋,千萬不要迷信多麼了不起的台北地標或傲人的建築量體。首先一個多功能使用的巨蛋早已不合時宜,如果巨蛋屋頂無法隨時打開關閉就無法種植草坪,使用人工草坪是美國30年前失敗的經驗,因為所有球場的建構主要以安全為首要,使用人工草坪會帶來球員更多的危險,甚至比賽的不公平。不要重導大阪巨蛋的後塵,當粗大版巨蛋就是多功能使用為了升降天花板而損害。台北市已經有不只一個多功能使用的小巨蛋。請參考美國西雅圖水手隊的球場以及亞歷桑那響尾蛇隊的主球場,這些球場的巨蛋都是屋頂可收可開放的,平日看球可以享受夏日涼風,遇到下雨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收起屋頂但是僅止於遮雨不完全封閉,因此仍可以通風。美國的球迷來看球都是攜家帶眷屬於家庭休閒活動,因為球場真正成為一個公園(park),場內的草坪有不同的草紋變化萬千,球場內有購物商店,有棒球博物館,來看棒球不只關乎輸贏,而是真正的休閒活動選項之一,如果巨蛋當成多功能使用絕對是不智之舉也不符合世界潮流。如果政府真正關心台灣體育的未來,就應該在重要城市興建專用的各類型球場,並結合企業共同經營帶動地方產業,也可以讓人民有更單純的休閒活動,如此才能吸引球迷回來,並讓更多的人走入球場。

作者: 郭毓仁,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